本報訊 7月5日,由山西太原供電公司主導研發的配網故障主動防御功能模塊成功預警北格站A母線10千伏流澗線某支線7號桿故障指示器以下區段的絕緣擊穿故障。該模塊不僅準確判斷絕緣劣化程度,還精確定位出隱患區間。屬地供電公司運維人員接到預警工單后,立即趕到現場,通過帶電作業方式處置了故障。
5月底,太原供電公司試點開展配網故障主動防御場景建設,通過智能化手段實現故障隱患提前感知、識別和定位,將故障防控窗口前移,推動配網故障處置從“事中快速自愈”向“事前主動運維”轉變,實現配網運維模式由被動響應向主動防御轉變。
配網故障主動防御功能模塊基于配電自動化主站架構部署,采用云邊協同、多源數據融合及大數據分析技術構建。該模塊通過采集配電終端實時電氣量測數據、錄波數據、參數信息等,運用故障多維度融合研判算法和基于故障預測的絕緣劣化評價模型,監測線路對地絕緣情況,建立“監測-預警-運維”的故障主動防御閉環管理體系,實現故障潛伏階段對絕緣劣化等隱患特征的精準定位與主動預警。
配網故障主動防御功能模塊于5月底上線,在太原市小店區和迎澤區試點應用。目前,該模塊已成功研判接地故障19處、絕緣劣化薄弱點5個。太原供電公司計劃今年年底前在全市推廣應用該模塊。
(2025年7月9日 《國家電網報》 3版)